陜西土木建筑網(wǎng)首頁 > 建筑論文 > 工程結構 > 粘彈性阻尼器支撐結構分析及抗震加固設計應用研究

閱讀 6158 次 粘彈性阻尼器支撐結構分析及抗震加固設計應用研究

摘要:采用粘彈性阻尼器支撐對印鈔廠框架結構進行了抗震加固設計,并利用ETABS程序對該結構進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下彈塑性時程分析,結果表明:采用粘彈性阻尼器支撐進行加固后,對結構的自振周期影響較小,但對原結構的層間側移角控制作用明顯,尤其是交叉型阻尼器支撐,加固后的結構可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抗震設計要求,消能減震效果明顯,有效提高了結構抗震能力,并可適當節(jié)約加固費用和加固周期。...

 粘彈性阻尼器支撐結構分析及抗震加固設計應用研究

石韻    張航

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規(guī)定,當消能減震結構的抗震性能明顯提高時,主體結構的抗震構造要求可適當降低。然而,在我國實際應用中,其傳統(tǒng)的加固思路多為通過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延性及剛度達到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抗震要求,該方法加固效果可靠,但造成施工復雜,浪費材料等缺陷。在加固工程中適當選用合適的消能減震構件能有降低加固成本,其中阻尼器與鋼支撐組合使用,與傳統(tǒng)的加固技術相比施工工藝簡單,施工周期短,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未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既有建筑,能有效改善結構的抗側移能力及抗扭轉能力,國內外工程已有不少應用實例。本文結合既有建筑特點,采用傳統(tǒng)加固技術和消能減震加固技術相結合,使加固后結構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抗震要求,提高結構抗震能力。

    一、工程概況

    某工程廠房建于20世紀80年代,主體結構分為A-D區(qū)四部分,總建筑面積32245m2。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C區(qū)地上2層,局部4層,建筑平面尺寸95.4m×21.6m,主要柱網(wǎng)尺寸6m×7.2m,框架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一層層高4.77m,二層層高5.43m,局部三層、四層高度均為3.50m。圖1所示為該建筑的C區(qū)立體圖。為增加其使用年限,考慮從三部分對結構進行加固設計:

 

圖1 原結構立體圖

    1、對不滿足配筋要求的框架柱采用粘鋼加固法加固;

    2、對不滿足配筋要求的框架梁采用碳纖維加固法加固;

    3、為增大層間剛度,減小樓層側移角,在結構位移較大區(qū)域設置粘彈性阻尼器支撐。

    二、粘彈性阻尼器的設置

    綜合考慮經(jīng)濟性和適用性要求,本工程考慮在1層與2層相同位置共設置24組粘彈性阻尼器,與支撐連接,每組支撐設置4個,形成串聯(lián)體系。粘彈性阻尼器的力學參數(shù)為:等效剛度K=6.75×106kN/m,最大阻尼力為3T,等效阻尼系數(shù)C=1.68×106N.s/m。

    加工時,阻尼器通過高強螺栓與支撐連接,支撐與原框架采用栓焊連接,原框架節(jié)點預設錨筋與節(jié)點板,保證節(jié)點的剛性連接,并保證在地震作用下支撐不先于阻尼器發(fā)生破壞。阻尼器支撐布置平面圖選用三種不同形式的布置方案進行比較。方案1為單斜式阻尼器支撐,方案2為交叉式阻尼器支撐,方案3為人字形阻尼器支撐。

    三、采用不同形式支撐的結構分析

    利用ETABS結構分析軟件對阻尼器支撐加固的框架結構減震性能進行分析。在大震下,同時考慮鋼筋混凝土及粘彈性阻尼器的非線性,與未加支撐的結構一致,忽略次要構件,地震波按照雙向地震輸入,計算選用2條天然波和一條人工波,其中小震、中震、大震下的地震加速度最大值分別為70gal、140gal、400gal。

    1、結構自振周期

    表1給出了不同形式支撐下結構的前6階自振周期。通過比較可以得出,增加阻尼器支撐后結構自振周期有所減小,但減小幅度并不大,阻尼器支撐的剛度對結構整體剛度的影響有限。

表1 不同形式支撐下結構自振周期對比

模態(tài)

原結構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1

2.14

2.07

2.04

2.11

2

1.96

1.75

1.66

1.76

3

1.62

1.53

1.44

1.64

4

0.66

0.65

0.52

0.58

5

0.49

0.44

0.43

0.44

6

0.29

0.29

0.25

0.27

    2、層間位移角

    地震作用下加固后結構的層間位移角分別如表2所示。因在小震和中震下原結構的層間位移角基本滿足要求,這里僅給出大震下加固結構的層間位移角對比。表3反映出經(jīng)過上述方法加固后結構在大震作用下的層間位移角均明顯下降,三種方案加固的結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均小于1/50,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對結構層間位移角限值要求。其中方案2采用交叉支撐改善結構層間側移角尤為明顯,結構的層間位移角減小率為53%。結構在整個地震作用過程中,始終保持直立,未發(fā)生倒塌。其次為方案3的人字形支撐,結構的層間位移角減小率為50%,考慮原因是因為人字形支撐與豎向夾角過小,從而粘彈性阻尼器無法達到充分利用。單斜式支撐對結構層間位移角減小幅度有限,不建議采用。

表2 大震下加固結構最大彈塑性層間位移角

支撐形式

TR1

TR2

RG

X主方向

Y主方向

X主方向

Y主方向

X主方向

Y主方向

方案1

最大層位移(m)

0.091

0.088

0.075

0.087

0.064

0.066

△up/h

1/59

1/62

1/72

1/62

1/85

1/82

方案2

最大層位移(m)

0.077

0.064

0.055

0.054

0.046

0.042

△up/h

1/71

1/85

1/99

1/101

1/118

1/129

方案3

最大層位移(m)

0.081

0.076

0.061

0.067

0.055

0.051

△up/h

1/67

1/71

1/89

1/81

1/99

1/106

    3、塑性鉸的發(fā)展

    圖3為罕遇地震作用下交叉支撐結構中一榀框架塑性鉸的發(fā)展情況。

圖3 方案3結構塑性鉸發(fā)展順序

    圖3中看出:

    經(jīng)過加固后的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中、上部樓層連梁首先屈服,隨著地震作用的持續(xù),下部樓層連梁也逐漸進入屈服狀態(tài),并得以充分發(fā)展。由于框架梁的屈服耗能作用,使框架柱得以較好的保護,未達到受壓屈服狀態(tài)。底部少數(shù)柱腳在后期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受拉出現(xiàn)塑性絞的情況,但大部分底層框架柱整個地震作用過程中并未屈服,可以認為框架柱仍保持良好的受力狀態(tài)。同時也表明,通過設置粘彈性交叉支撐并輔助采用傳統(tǒng)加固方法對結構進行加固可以有效改善框架柱的受力性能。

    四、結論

    1、對印鈔廠主體結構通過設置粘彈性支撐并輔助采用傳統(tǒng)加固方法進行加固,并對加固前后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表明,采用該方法可有效降低結構的層間側移角,優(yōu)化結構的塑性鉸發(fā)展順序。從而提高結構整體的抗震性能。

    2、交叉支撐對該結構抗震性能改善尤為明顯,其中大震作用下層間位移角減小比率為53%,明顯優(yōu)于單斜桿支撐和人字形支撐;

    3、粘彈性阻尼器支撐的設置對結構整體剛度有一定貢獻,但貢獻程度不大。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wǎng)絡設計項目投資中心:劉紅娟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文徑 審核)

關于 粘彈性 阻尼器 抗震 加固 應用 研究 的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a级成人毛片久久|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伊人成人网|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