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441 次 探索綠色低碳建筑發展模式促進企業綠色化轉型必經之路
探索綠色低碳建筑發展模式促進企業全面綠色化轉型必經之路
“十四五”時期,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住建領域作為碳排放的大戶,探索綠色低碳建筑發展模式,是促進企業全面綠色化轉型的必經之路。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可持續生態理念也逐步被人們接受認識,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適宜的室外環境以及高效智能設施的高品質綠色低碳建筑,也受到市場的青睞。
上海建工近年來持續探索綠色低碳技術,建設了一系列綠色化精品工程,包括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長三角路演中心項目”,新建綠色零碳公共建筑“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低碳健康住宅“海玥黃浦源”,以及綠色低碳工業建筑“上海建工建筑構件(海南)裝配式建筑PC基地”等。
綠色低碳建筑是一個涵蓋規劃設計、施工建造、建筑運維的有機整體,它在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基礎上,需降低建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科技創新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產業鏈,通過創新驅動、設計引領的模式,緊密銜接綠色建造和智能運維,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碳排放。
建筑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綠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因此在設計過程必須結合當地氣候、文化以及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并進行整體設計。因此綠色低碳建筑應堅持設計引領模式,同時施工建造過程也應加強綠色低碳設計管理,避免施工過程出現綠色技術建造不到位而出現綠色低碳重大性能變更的情況,這樣也可以避免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出現由于設計不當造成的材料浪費。
上海建工在長三角路演中心項目上,采用設計引領模式開發,該項目作為上海建工首個集投資、策劃、設計、施工、運營于一體的城市更新項目,在投資設計階段,按照綠色更新的設計引領模式開發,綠色改造重點集中于業態分布重組、綠色環境創建、舒適性能營造、熱工性能提升和智慧社區優化五大方面。
建筑設計重點保留建筑歷史風貌的同時通過利舊節省了建材碳排放。運用雨水回收、太陽能光伏發電等綠色技術降低運營過程碳排放。項目最終打造成為有機綠色更新、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小鎮。該項目榮獲了美國綠色建筑LEED-NC鉑金認證和上海市既有建筑綠色更新改造鉑金獎。在施工建造階段,綠色建造技術的應用水平直接影響建材使用量,同時施工建造質量,直接決定建筑運維創新水平和使用年限,影響建筑減碳技術的性能體現和單位時間碳排放量,所以應重視建造過程綠色技術的落實和施工建造本身的碳排放。目前建造過程比較缺乏能碳雙控關鍵技術,也比較缺乏施工過程的碳排放監管。
上海建工用科技創新的模式,正在加大研發布局,聚焦建材碳排放消耗大的建造階段,通過系統技術攻關,研發建立能碳雙控的零碳建筑關鍵構造節點施工工序設計、施工與碳排放監測新技術,最終通過關鍵技術應用和適宜集成示范,形成綠色低碳建筑關鍵節點構造圖集、綠色低碳建筑建造導則等模式,助力建筑行業實現超低能耗和超低碳排放建造,引領建筑綠色低碳化技術發展。建筑運營階段的碳排放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份額最大,在運營階段能否在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節能降碳,物業管理至關重要。
近年來上海建工也在持續開發智慧運維平臺。在最近竣工碳中和建筑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中,研發形成涵蓋能耗管理、環境監控、機電設備管理、安防消防管控和物業管理模塊的智慧運維平臺,其中能耗管理模塊對建筑整體能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精細化管理,并對建筑能耗做出等級評估,根據能耗數據優化用能策略。環境監控模塊運用工業級的環境檢測設備,實時對各項室內環境參數監控,發現超標情況后立刻下達指令,精準調度空調風系統進行處理,提升空氣品質。機電設備管理模塊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監測,通過比對歷史曲線預判異常工況,做到提前處理,從而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物業管理模塊可基于BIM的可視化運維快速定位,實現設備故障智能診斷、提前預警。安防消防管理模塊,通過接入視頻監控信號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信號,可根據實時情況聯動物業管理系統,自動生成派發工單。項目通過上述智慧聯動助力實現了建筑運營階段的長效節能降碳。綠色低碳建筑的本質是全生命周期內降低資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終建立環保健康的人居環境,只有通過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機整合和且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密切合作,最終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綠色低碳設計建造運維體系,并且通過創新的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工藝,才能在應用過程中持續探索實現節能減排的碳中和之路。
以上信息由CCRRN文徑網絡建筑設計咨詢整理
原文標題:綠色低碳建筑探索之路
來源作者:上海建工 賈珍
特別提示:本信息來自網絡,如有著作版權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 “花園城市”新加坡是如何將綠色發展融入血脈中? |
下一篇: 山東推行建筑師負責制全面發展綠色低碳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