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189 次 淺談項目環境保證措施
淺談項目環境保證措施
李小剛
(陜西建工第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咸陽 712000)
1.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
(1)噪聲排放達標。
土方施工:晝間<75dB,夜間<55dB;結構施工階段:晝間<70dB,夜間<55dB;裝修施工階段:晝間<70dB,夜間<55dB。
(2)現場揚塵排放達標。現場目測無塵。
(3)污水排放符合標準。
(4)固體廢棄物實現分類存放。
(5)盡量減少油漆、化學品的泄漏現象。
(6)項目經理部最大限度節水節電。
(7)杜絕施工現場火災、爆炸的發生。
(8)施工現場夜間無光污染。
2.環境保護的組織保證和工作制度
(1)本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主要由項目經理部下設的綜合部完成。進場后由綜合部負責制定項目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對現場及周邊的環境保護負責。
(2)定期召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例會,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
(3)建立環境保護管理的檢查制度,每周組織一次由各專業施工隊伍參加的環境保護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隱患通知單”,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予以解決。
(4)施工現場成立文明施工保潔隊,由后勤專員管理,配備灑水設備,負責場內外的清理、保潔、灑水降塵等工作。
(5)現場布置接待室,專人負責接待來訪,及時解決反映的問題。
(6)教育全體施工人員加強環保意識,把作好環境保護、開展文明施工、
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護市容、場容整潔變成每個施工人員的自覺行動。
3.環境保護措施
3.1噪音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現場的噪音控制應進行必要的噪音聲級測定,聲級測量應按規范進行。
建筑施工作業的噪音可能超過建筑施工現場的噪音限值時,在開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報,核準后方能施工。
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藝和施工方法。
塔吊的安裝、拆除要控制施工時間,零配件、工具的放置要輕拿輕放,盡
量減少金屬件的撞擊,不要從較高處丟金屬件,以免發生較大聲響。
結構施工過程中,應控制模板搬運、裝配、拆除聲,鋼筋制作綁扎過程中的撞擊聲,要求按施工作業噪音控制措施進行作業,不允許隨意敲擊模板的鋼筋,特別高處拆除的模板不撬落自由落下,或從高處向下拋落。
在混凝土振搗中,按施工作業程序施工,控制振搗器撞擊鋼筋模板發出的尖銳噪音,在必要時,應采用環保振搗器。
3.2粉塵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現場的粉塵排放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不危害作業人員健康為標準。
對水泥必須貯存在密閉的倉庫,在轉運過程中作業人員應配戴防塵口罩,搬運時禁止野蠻作業,造成粉塵污染。
對砂、灰料堆場,一定要按項目文明施工的堆放在規定的場所,按氣候環境變化采取加蓋等措施,防止風引起揚塵。
工完清理建筑垃圾時,首先必須將較大部分裝袋,然后灑水清掃,防止揚塵,清掃人員必須配戴防塵口罩,對于粉灰狀的施工垃圾,采用吸塵器先吸,后用水清洗干凈。
在涂料施工基層打磨過程中,作業人員一定要在封閉的環境作業配戴防塵口罩,即打磨一間、封閉一間,防止粉塵蔓延。
拆除過程中,要做拆除東西不能亂扔亂拋,統一由一個出口轉運,采取溜槽或袋裝轉運,防止拆除下的物件撞擊引起揚塵。
對于車輛運輸的地方易引起揚塵的場地,首先設限速區,然后要派專人在此通道上定時灑水清掃。砂、灰料的篩分,首先考慮在大風的氣候條件下不要作業,一般氣候條件下作業人員應站站在上風向施工作業。
3.3污水排放的控制
1)生產所產生的污水排放
混凝土外加劑是在攪拌站摻加的,現場只存在施工過程中對殘留物的清洗而存在污水排放,所以,排放必須有沉淀池及限定維護范圍,排入指定的排污管道。
所有操作人員在施工混凝土和砂漿熟料及澆筑過程中必須穿雨鞋及戴手套作業,在操作中不得向其它半成品上及相關環境拋撒,需對殘余料集中處理。
對涉及到重要的一次性金屬物和其它半成品應作相應的防護,保證不受侵蝕。
現場的輸送泵、塔吊、井架、修理、汽運,鋼筋加工機械,砂漿生產機械都存在使用機油、黃油、廢機、柴油工作,應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混凝土輸送泵屬于較大和較長時間使用的較大的設備,如為柴油泵,加油的頻率就更高。所以,一是對進場的柴油指定位置存放,存放點底部必須有磚砌,防護外浸圍堤,必須設立安全,環境措施的CI警示標志,并對存地安置滅火器具,沙堆。
加油必須采用抽油器,不得使用斜倒的方法,防止失手導致大量的外瀉情況,并對回收的器具集中處理。
輸送泵存在著大量冷卻水含油脂的排放情況,所以排水溝需設過濾網,定時進行油污的收取消除措施。
化學防水的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防水涂料等材料,施工中除操作人員佩帶手套外,還必須對施工中的殘余料及油筒進行專門回收處理,不得發生亂丟現象,對清洗的殘液不得亂倒,以防污染路面及工作環境。
以上各種污水應注意對現場周圍居民,種植物的影響保護,不定期的進行檢查糾正。
2)生活污水的排放
食堂的洗食品和洗用具的污水排放,應注意對殘物的沉積清除工作,不得直接排入污水管。
對浴室的污水排放也應注意留置沉積池,防止殘積舊衣物及塑料袋直接排入污水管。
廁所的污水排放除按大連市要求進行報批,實施三級過濾,按指定的污水管排放,并定時對化糞池進行抽排措施。
3.4木模運輸、制作、存貯環境控制
(1)運輸車輛、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的車輛尾氣排氣排放標準,運輸應安排在白天進行,避免夜間裝卸擾民;木制模板運輸時,車輛應采用苫布遮蓋,避免運輸途中雨淋水浸,車輛駛出工地前進行清洗;現場派專人進行灑水降塵,操作人員目測。
(2)裝卸過程盡量安排在夜間,避免擾民,進行噪聲監聽。
(3)場地進行硬化,四周排水應通暢,場地不得出現積水浸溝模板現象;木模板應垛碼整齊,碼放高度不得超過1.5m,下部用木方架空堆放,架空高度不得少于10cm,無晴朗天氣可以露天存放,下雨天應采用塑料布進行覆蓋,若按進度存放時間超過15d則應入庫;模板背楞木方堆放場地也應進行地面硬化處理。
(4)操作人員應配戴耳塞等個人防護用品,同時操作人員對加工機械進行維修保養,使木工加工機械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降低噪聲的產生;項目經理部應安排專人負責對加工機械維修保養,定期對機械進行檢查,更換磨捐損嚴重的部件,及時對各部件添加潤滑油,同時注意避免油遺灑,造成地面污染;拼裝過程中操作人員避免采用鐵錘大力敲擊,減少噪聲的排放強度以,并避免對模板等造成損壞;在加工過程中應隨時對木工車間的粉塵濃度等進行監測,發現濃度超標應暫停工作,進行噴水及噴霧器降塵。
(5)木工車間內外應張掛禁火標識,嚴禁煙火,木工房四周10m內不得堆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每班加工作業完成后應對地面上灑落的木屑等進行清掃,集中歸堆,并儲存于安全地點;組織義務消防隊,并明確人員的職責,并對每位成員進行消防設施的培訓,使其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
3.5木制模板安裝工程施工環境控制
(1)禁止在模板安裝完畢后再刷脫模劑;禁止使用廢機油做脫模劑;在刷涂脫模劑的時候模板堆場應鋪墊彩條布兼布等材料,避免在脫模劑涂刷過程中,脫模劑流淌或遺灑,對土壤造成影響;脫模劑使用完畢后及時回庫,在刷涂完成后及時對地面進行清理,抹布等污染物扔到垃圾堆等指定場所。
(2)為防止在吊運過程中由于模板自重造成模板變形損壞,浪費資源,模板吊運應采用4點吊運;連接牢固后方可脫鉤,防止在起吊后,受力不均,造成模板變形損壞。
(3)對模板安裝前應進行預拼裝,確保拼裝過程順利,對穿螺栓不能順利穿過時,應進行微調,嚴禁采用大鐵錘對鋼筋及模板進行敲打;拼裝時盡量減少對模板的切割,邊角部位模板應盡量采用加工產生的小板進行拼裝,減少模板的消耗;樓板模板拼裝采用小型切割機對模板局部高速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均衡施工,避免同時操作,集中產生噪聲,增加噪聲排放量。
(4)模板達到強度后方可拆模;拆除的模板應及時維修保養、清理干凈刷油或脫模劑,并分類整齊堆放;拆除安排在白天進行,禁止夜間進行;拆除時按順序分段進行,禁止猛撬、硬砸。
3.6腳手架工程施工環境控制
(1)運輸車輛、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的車輛尾氣排氣排放標準,運輸應安排在白天進行,避免夜間裝卸擾民;木制模板運輸時,車輛應采用苫布遮蓋,避免運輸途中雨淋水浸,車輛駛出工地前進行清洗;現場派專人進行灑水降塵,操作人員目測。
(2)腳手架進場后必須嚴格分批,按型號、規格分別堆放,并掛牌詳細標識。
(3)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碼鋼扣件,不得使用鉛絲和其他材料綁扎,腳手桿件不得鋼木混搭,腳手架拼裝應輕拿輕放,嚴禁隨意摔打和敲擊,增加噪聲排放,腳手架外側應設置排水溝,使雨水可沿外架順暢排入排水溝,匯至沉淀池內,腳手架不得直接埋入土中,防止鋼管銹蝕,銹水污染土壤。外架搭設應滿足質量、安全規定,避免造成返工、浪費資源。每步架作業完成后,必須將架上的剩余物品移至室內,每班工作結束后,工人應將灑落在腳手板和安全網內的垃圾及灰塵清掃裝袋運下,不得直接從高處掃落產生揚塵。嚴禁自架上向下拋擲材料、物品和傾倒垃圾,預防揚塵。
(4)拆除外架應在白天進行,禁止夜間進行拆除工作;拆除架子時,地面要有專人指揮、清料,隨拆隨運,腳手架拆除應采用塔吊或其他運輸設備送下,禁止往下亂扔腳手架料具,產生人為噪聲,并可能損壞鋼管和扣件,造成資源浪費。拆除前施工員要向拆除工人進行書面交底或作業指導書,并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是否牢固、安全以及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
3.7鋼筋加工環境控制
(1)運輸車輛、設備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的車輛尾氣排氣排放標準,運輸應安排在白天進行,避免夜間裝卸擾民;木制模板運輸時,車輛應采用苫布遮蓋,避免運輸途中雨淋水浸,車輛駛出工地前進行清洗;現場派專人進行灑水降塵,操作人員目測。
(2)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如發現有松動、磨損,應及時緊固或更換,以降低產生的噪聲,同時保證操作過程中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鋼筋加工機械底部放置接油盤,設計檢修及使用中產生的油污,集中匯入接油盤中,避免直接滲入土壤,接油盤定期安排人員清理,清理時,油污液面不得超過接油盤高度1/2,防止油污溢出。
(3)鋼筋進場后應嚴格分批按型號、等級、牌號、長度分別堆放,并掛牌標識;鋼筋平直、切斷、彎曲、焊接、連接應符合規范,避免由于質量返工,造成資源浪費;鋼筋表面應潔凈,油漬、鐵銹應清除干凈;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短材料,應及時回收,集中存放,以便于再次利用,禁止將短鋼筋隨意丟棄。鋼筋加工完后,應做到工完場清,每天安排專人清掃,將清掃的垃圾分類消納。
3.8鋼筋連接環境控制
(1)鋼筋焊接、直螺紋連接等應符合規范要求,避免由于質量問題返工造成資源浪費;夜間進行鋼筋施工現場所設置照明燈燈具,照明范圍應集中在施工區域,大型照明燈具安裝要有府射角度,要設置擋光板控制照明光的照射范圍,禁止燈具照射周圍住宅,避免對居民造成光污染。鋼筋綁扎以及塑料墊塊、混凝土墊塊等應做到材料隨用隨領,每天施工完成后將剩余材料回收,以再次利用,禁止將剩余材料隨意丟棄,浪費資源,造成污染。
(2)派專人指揮鋼筋加工,對搬運工人進行交底,禁止對鋼筋亂扔亂彎,防止搬運過程中鋼筋碰到建筑物造成建筑物損壞及產生噪聲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3)針對焊渣引燃外防護網等情況,或鋼筋采用氧氣—乙炔切割時發生火災事故的緊急情況,配備適宜的應急設施,制定應急預案,避免火災引發爆炸事故,加大對環境的污染。
3.9混凝土運輸環境控制
(1)運輸車輛使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攪拌筒應以3~6r/min的緩慢速度轉動,不斷攪拌混凝土拌合物,以防止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生產離析。
(2)輸送泵應設置在平整、堅實的場地,道路暢通,供料方便,距澆筑地點近,在現場混凝土輸送泵前,應設置車輛沖洗沉淀池,車輛離場前應沖洗干凈,混凝土泵底部應設置混凝土基礎,將混凝土泵支腿牢固卡嵌在基礎上。就定期檢查混凝土輸送設備及管道,特別是彎管等部位的磨損情況,確保機械運轉狀態良好,以防爆管。
(3)為便于混凝土泵或泵車及攪拌輸送車的清洗,其停放位置應接近排水設施并供水供電方便的地方。結構施工期間,每周清掏沉淀池一次,施工高峰期每天觀察沉淀池污水流速和沉淀量,發生溢流應停止排放,立即對沉淀池進行清掏。
3.10混凝土澆筑環境控制
(1)混凝土振動棒應選用環保型低噪聲振的棒,由專人負責操作,使用前檢查各部位連接是否牢固,運轉是否正確;當進行樓板等平面結構混凝土施工時,可采用平板振動器,在表面成行列依次移動振搗;嚴禁采用在外部振搗模板的方式進行;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混凝土施工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混凝土澆筑應避免在夜間施工;澆筑接近尾聲前,現場應由有經驗的人員實際觀察估算所需的混凝土量,按量進行攪拌運輸,防止混凝土多余浪費;泵送過程中廢棄和泵送終止時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按預先確定的場所和處理方法及時進行妥善處理;泵送結束時,應及時清理混凝土泵和輸送管。
(2)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采取有效養護措施,嚴防脫水和收縮裂縫。采用養護劑宜選用保水性好,且表面涂層薄膜可自行脫落的產品,不宜選用在結構表面殘留粉狀物的產品,采用塑料薄膜養護,應封閉嚴密,防止風吹起或脫落,
澆水養護應設專人噴水,保持混凝土濕潤不脫水。對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應在12h后加以覆蓋和澆水,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h,對摻有緩凝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h。
3.11電焊作業環境控制
(1)加設可移動隔熱幅射板。
(2)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焊條直徑,焊接電流不宜過大,并設置圍擋設施,避開施工高峰期,以減少電弧光污染。操作人員必須戴防目鏡。
(3)加強通風,載防護口罩,在封閉的房間制作,以防煙粉塵。
(4)焊接頭待焊處清除泥土和鐵銹、毛刺、油污、氧化膜。焊渣應采取措施租擋,避免亂賤,構件上的焊渣應及時清理。廢焊條放入專用桶。超低溫、雨雪天不宜焊接,以免產生廢品。焊接過程應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焊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構件報廢。
(5)冷卻水循環使用。
(6)焊接接頭打磨時注意控制噪聲的排放。
(7)避開居民休息時間,同時設置圍擋和消聲設施,控制人為噪聲。
(8)開關電焊條烘箱時動作應迅速,避免熱量流失,浪費能源。現場風速大時宜設置擋風板,防止冷卻過快而浪費能量。
3.12起重設備安裝壞境控制
(1)預埋孔洞修理時應避開周圍居民的休息時間。修正坑底時,設置圍擋和消聲設施,控制噪聲。采用沖擊鉆成孔時,注意控制噪聲。鋼絲繩切割噪聲應注意控制,盡量采用鋼絲剪,以控制噪聲。
(2)事先編制預留預埋方案及交底,確保預留孔洞準確無誤,確保不浪費。電梯井道內要工完場清。廢棄的混凝土塊進行處理。導軌與預埋件焊接時,注意先清理導軌表面的混凝土渣。導軌的存放及運輸應符合工藝要求,避免浪費。注意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牛腿的成品保護。
(3)用煤油對導軌清洗時,注意設置容器接油,防止油對地面污染。廢棄的棉紗應按有毒有害廢棄物進行收集和管理。
(4)焊接作業時的光污染。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焊條直徑,焊接電流不宜過大,并設置圍擋設施,避開施工高峰期,以減少電弧光污染。操作人員必須戴防目鏡。
(5)預留孔洞修正或用沖擊鉆成孔時,基層濕潤及采用自動噴灑以防揚塵。
切割導軌時注意防止火災。井道內焊接煙塵排放,加強通風,載防護口罩,在封閉的房間制作,以防煙粉塵。
3.13結構吊裝環境控制
(1)指揮哨聲的排放,運輸時汽車噪聲的排放,構件搬運噪聲的排放。使用角磨機打磨時,注意戴防護眼鏡和耳塞,同時進行封閉施工。吊運安裝時,宜用無線對講機替代哨聲。
(2)設備維護、保養用的油排放。吊車需設接油盤。
(3)設備裝車要穩當,施工現場道路有條件是宜進行硬化,避免由于道路不平的原因造成設備碰損,從而導至廢棄物污染環境。現場構件應堆放整齊,穩實。設備吊裝時捆綁要合理。
(4)晚上焊接時采用庶光罩,防止造成光污染。
3.14卷材防水施工環境控制
(1)剔除作業應密封圍擋,減少噪音,夜間禁止作業。基層清理時的噪聲按規定控制。剔除作業應密封圍擋,減少揚塵。夜間不宜用吸(吹)塵器施工。基層清理時的揚塵按規定控制。
(2)嚴禁在雨天、雪天、大風天施工,防止不合格品的產生。必須在適宜的室外溫度施工。
(3)基層必須干燥。基層清理的廢棄物處理必須妥當。
(4)基層處理劑宜選用成品,進行現場配料時,應注意不能遺灑和傾倒,防止對土壤的污染。
(5)運送和保管及配置膠粘劑應注意不能遺灑和傾倒,防止對土壤的污染。(6)瀝青的熬制必須采用專用的封閉式瀝青鍋。
(7)膠粘劑應密封,防止污染大氣。
(8)基層處理劑、膠粘劑配置盤用鐵皮制作,防止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盛有熱瀝青的壺、桶不得放在斜坡上, 防止傾倒和污染土壤。
3.15環境管理應急預案
(1)應急范圍
當現場施工中意外發生了強烈噪聲排放,嚴重地超出了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排放值,引起社區居民的強烈不滿。
現場施工中意外地發生了嚴重的粉塵排放,較大地污染了社區環境和大氣。
施工現場因暴雨或洪水引起了較大的污水排放,嚴重地影響了社區居民生活。
場施工中意外地發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嚴重泄露事故。
當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或火災事故而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較為嚴重的環境因素破壞。
(2)潛在可能的性質和后果
給施工現場周圍的社區居民生活帶來損害,將會引起社區居民的強烈不滿,投訴至政府環保部門,將可能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處罰和新聞媒體關注,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和信譽的嚴重損害。
(3)應急資源準備
環境因素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作好必要的物質、設備、材料、資金等資源準備。各工程項目經理部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針對本項目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有選擇地作好物質及資金準備。
資源準備可采取自行儲備與及時借用、調用,或租賃的形式進行,對借用、調用或租賃的,應建立資源渠道和服務協議。
資源準備不限于以下種類:
防止噪聲的隔音材料、消除粉塵的水源、設備、消除漬水的抽水設備、消毒藥品、有毒有害物質的中和藥物、必要的搶險工具如鍬、鋤、鉤、人力車、必要的救護機械設備及車輛、必要的救護用具及藥品、防毒、防塵、防水、絕緣等防護用品、應急照明設備及用品、防暑降溫及防寒用品、其它必須的用品。
(4)應急措施
工程項目經理部應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應急搶險小組,應書面明確應急指揮者和參與者、應急搶險小組應明確指揮者和參與者的職責、應急工作范圍等應急中應承擔的工作。
應急搶險小組應有替補者,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應急指揮者或參與者因故不能及時進行搶險時,替補者應及時進行替補。各工程項目經理部應根據應急范圍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應急救險方法:
當發生強烈噪聲排放時,應立即查明噪聲源,并對發生強烈噪聲的施工區域采取停止施工、部分停止或是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杜絕噪聲的傳播。當發生意外粉塵大面積排放情況時,應立即查清粉塵排放原因,對造成粉塵排放的施工作業進行停止施工或部分停止施工,并采取噴水、吸塵或其它有效措施,將粉塵污染盡可能消除。
當發生意外的臺風及暴雨侵襲事件時,應立即組織人員和設備,將漬水抽出。
當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泄露事故時,應立即查明有害物質的種類,設立預防隔離區,并由專業人員采取有效措施,使毒害物質中和、稀釋或鏟除、運離。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劉軍 呂琳琳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施工安全的有效性管理 |
下一篇: 項目管理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有效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