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6693 次 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技術
摘要:本文介紹了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方法,通過對仿古建筑唐式各種類型瓦屋面施工的實施,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合理的鋼筋砼仿古屋面施工方法,便于操作和質量控制,有效地指導了現場瓦作施工,對于古建筑屋面修繕和西安唐皇城復興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技術
呂俊杰
(陜西建工集團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21000 寶雞)
中國古建筑屋頂的式樣是非常豐富而賦有特色的,它積中華民族之智慧,表現了中國古建筑的美妙與多彩,出檐深遠,曲線柔和、絢麗多姿、脊飾顯著、雄偉壯觀,對體現整個建筑的特征和特性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是中國古建筑屋頂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是由不同的坡向曲面形成的,主要有廡殿、歇山、懸山、攢尖等型式。這幾年,隨著西安唐皇城復興計劃的實施和旅游建筑的發展,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建筑物群體有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大唐西市等。筆者從事仿古建筑施工多年,根據現有關資料、結合工程施工實踐經驗,簡要介紹一下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技術,供同行們交流參考。
1、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工藝
苫背→晾背→審瓦→分中→排瓦當→號壟→鋪邊壟瓦→瓦壟拴線→沖壟→鋪檐頭瓦→開線→鋪底瓦→背瓦翅→扎縫→鋪蓋瓦→捉節夾壟→清壟擦瓦→翼角鋪瓦→撒頭鋪瓦→天溝和窩角溝處理→屋脊安裝→寶頂安裝
2、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操作
2.1苫背:
苫背采用焦渣背,具有強度高,容重輕,易操作,易干透等優點,有效地避免了泥背容易生長植皮,形成瓦口阻水和防水層破壞等現象。對坡度較大的屋面,采用φ6@600鋼筋網片,以便與底瓦拉結,防止下滑。
2.2晾背
“晾背”是指等灰背晾干后鋪瓦。如果灰背不干就鋪瓦,水分太多不易蒸發掉,會引起檐口淌白等質量通病。晾背初期要保濕養護5~7d,防止水分蒸發太快出現裂縫,待全部干透后(視天氣情況要月余以上),才能開始鋪瓦。
2.3審瓦
審瓦是在屋面鋪瓦之前對瓦件逐塊檢查分類,對外觀有缺陷的次品挑出來不用,對不同顏色的可用于不同坡屋面上。
2.4分中
在不同形式的屋面沿正脊長度方向找出橫向中心點,做出標記,作為中間一趟底瓦的中點。同時要注意“龍口”線。
2.5排瓦當
在已確定的中間一趟底瓦和兩端瓦口之間趕排瓦口,并將瓦口畫在連檐上。
2.6號壟
將各壟筒(注意是筒瓦不是底瓦)瓦的中點平移至屋脊的灰背上,并做出標記。要注意底瓦壟數以單數為準。
2.7鋪邊壟瓦
在每坡兩端邊壟位置拴線、鋪灰,各瓦兩趟底瓦,一趟筒瓦。懸山、歇山要同時鋪好排山勾滴,兩端的邊壟應平行,囊勢(瓦壟的曲線)要一致,邊壟囊要隨屋頂囊。
2.8瓦壟拴線
以兩端邊壟筒瓦壟上的“熊背”為標準,在正脊、中腰、檐口等位置拴三道橫線,作為整個屋頂瓦基的高度標準。如果屋坡很長不好掌握還可多拴幾條楞線進行控制。
2.9沖壟
沖壟是在大面積鋪瓦之前先鋪幾壟瓦,“鋪邊壟瓦”也可以看成是在屋面的兩側沖壟。邊壟“沖”好以后,按照邊壟的曲線(囊勢)在屋面的中間將三趟底瓦和兩趟筒瓦鋪好。
2.10鋪檐頭瓦
拴線鋪灰,將檐頭滴水瓦和勾頭瓦鋪好,滴水瓦出檐最多不應超過本身長度的一半,一般在6-10cm之間,挑出過多會使后尾壓不穩,挑出太少,雨水污染連檐面及椽頭油漆面,宜超出椽頭2cm為最佳。
2.11開線
按照排好的瓦當和脊上號好壟的標記把線的一端固定在脊上。其高低以脊部齊頭線為標準。另一端拴一塊瓦,吊在房檐下叫“瓦刀線”。底瓦的瓦刀線應拴在瓦的左側(瓦筒瓦時應拴在右側)。
2.12鋪底瓦
拴好瓦刀線后即可鋪筑瓦灰漿安放底瓦,鋪灰厚度一般為3cm左右,依據線高進行增減。 鋪瓦工作應在兩個坡面上對稱同時進行,防止偏向受壓。底瓦應窄頭朝下,壓住滴水瓦,然后以下往上依次疊放。現在的屋面鋪底瓦多采用“壓四露六或壓五露五”,這樣既減少了底瓦的耗用量,減輕了屋頂的荷載,又加大了底瓦對砂漿的實際接觸面,能粘得更牢固,杜絕了瓦面下滑的隱患。
2.13背瓦翅
擺好底瓦以后要將底瓦兩側的灰漿順瓦翅用瓦刀抹齊,不足之處要用灰漿補齊,“背瓦翅”一定要將灰“背”足,拍實。
2.14扎縫
“背”完瓦翅后,要在底瓦壟之間的縫隙處(稱作“蛐蜒當”)用聚合物砂漿塞嚴塞密,這一過程叫做“扎縫”,扎縫灰應能蓋住兩邊底瓦壟的瓦翅。
2.15鋪蓋瓦
按楞線到邊壟筒瓦瓦翅的距離調好“吊魚”的長短,然后以吊魚為高低標準“開線”。瓦刀線兩端以排好的筒瓦為準。筒瓦的瓦刀線應拴在瓦壟的右側,筒瓦灰應比底瓦灰稍硬,筒瓦不要緊挨底瓦,它們之間的“睜眼”大小不小于筒瓦高的1/3。
2.16捉節夾壟
將瓦壟清掃干凈后用素灰(摻顏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這項工作叫“捉節”,然后用夾壟灰(摻色)將睜眼抹平,叫“夾壟”。夾壟應分糙細兩次夾,操作時要用瓦刀把灰塞嚴拍實,上口與瓦翅棱抹平,瓦翅一定要“背”嚴,不得開裂、翹邊,不得高出瓦翅,否則很容易開裂造成滲水。
2.17清壟擦瓦
鋪瓦作業時,瓦壟內應清掃干凈,釉面應擦凈擦亮。
2.18翼角鋪瓦
翼角鋪瓦應從翼角端開始,做叫“攢角”。“攢角”后,拴好基準線,然后順連檐至角梁逐壟高起,瓦口面保持曲線順暢。
2.19撒頭鋪瓦
鋪瓦方法同前后坡屋面,但應注意瓦壟應鋪過博脊位置。
2.20天溝和窩角溝處理
兩座瓦房相接形成“勾連搭”時,交接處稱為天溝(俗稱“棗核溝”)。在刨廈處存在這樣的屋面。天溝處的勾頭瓦改為“鏡面勾頭”,滴水應改為“正房檐”,“正房檐”之間的底部(俗稱“燕窩”)要用灰漿堵嚴。
窩角溝指轉角房的陰角部位,此處滴水瓦應改作“斜房檐”,勾頭瓦應改作“羊蹄勾頭”。窩角溝部位的底瓦應改作“勾筒”(又叫“水溝”)。
2.21屋脊安裝
現在的仿古建筑屋脊多采用壓肩法,按水平線先粘貼當溝片,一定要砂漿飽滿,粘貼牢固,把瓦壟端頭部壓嚴壓實,然后粘貼脊片瓦,采用1:1加膠水泥砂漿粘貼,嚴禁用鋪瓦砂漿粘貼。脊蓋瓦坐漿要飽滿,頂頭縫砂漿要擠嚴。
按照定位線,安裝鴟尾等大型箱體。鴟尾內用型鋼作構造柱,焊在脊背的預埋鐵件上即可。先根據柱位,把箱體的底面開孔,再把箱體上提后放下的方法逐層安裝,并應在空腔內澆灌1/3高的輕質砼固定箱位,決不能灌滿,以防高溫撐裂箱體。
2.22寶頂安裝
寶頂普遍應用于攢尖屋頂。若寶頂為金屬制品,中間設鋼筋砼雷公柱,寶頂分層制作安裝,并與雷公柱之間連接固定結實,內填輕骨料,要注意防水封縫和防雷連接;若為陶質制品,中間設φ20鋼筋(或L50×5角鋼)兼避雷針,寶頂分層用銅絲與豎筋拴牢,然后用細石砼進行填充,最頂一層不得填實,應留有5~8cm空隙,并設漏水孔,以防浸濕凍脹裂破。
3、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避雷設置
仿古建筑檐口都設有避雷系統,一般按每五壟瓦距離安裝一個避雷針,避雷針從勾頭帶孔釘帽內伸出釘帽12cm,下部與避雷網相連接,帶孔針帽要用聚合物砂漿填密實,并設有防滲漏密封圈。在寶頂、鴟尾、正脊、垂脊等部位也均設避雷系統,避雷針應采用不銹鋼針為宜,經濟、實用,又不易生銹污染瓦面。
4、環境、安全注意事項
4.1屋面施工要有切實可行的架體圍護。在施工的屋面檐口至少有不低于1.2m的圍護外架,并應設60cm的護欄,用密目網圍護封嚴,防止高空墜落事故發生。
4.2在鋪瓦施工中,應設專用的梯子板,每塊長3~6m,寬35~40cm,厚5cm以上。木板每隔35~40cm橫向釘一根板條,借以人員上下防滑。使用時把它放平在屋頂的坡面上,下端頂住大連檐即可。
4.3在屋頂部施工時,梯子板上端可用麻繩連在一起,前后檐對稱搭放。在屋脊鋪瓦時,除前后檐對稱搭放,還得在板與已鋪好的瓦面之間墊草袋子(內部要裝六成以上稻草),以防止梯子板壓破已鋪好的瓦塊。
4.4對于攢山屋頂,應以寶頂為中心,向各個坡屋面對稱搭設腳手架,架頂緊鎖寶頂雷公柱,向各坡對稱搭爬桿和持桿,爬桿間距60cm,持桿間距80cm,為了使上下省力、安全,以寶頂雷公柱為中心,順持桿腳手架設拉繩,人上下可抓住拉繩,操作時安全帶可以掛在拉繩上,拉繩每隔60cm設一個繩結。
4.5屋面施工的殘余物(砂漿、破瓦片等)要用編織袋裝好,運輸至地面,嚴禁向下拋扔,以防止傷人,損物。
4.6屋面操作人員要有針對性安全交底及安全教育,不能穿硬底鞋,并且要有充足的勞保用品,在霧天、霜天、雪天、大風天氣不得作業。
5、成品保護
5.1屋面上的瓦件要按鋪瓦速度,有計劃、有序上瓦,輕拿輕放在未鋪設部位,且應均勻合理分布堆放,防止來回移動窩工。
5.2鋪好瓦的屋面在砂漿未凝結時,不得在上面走動或踩踏。
5.3伸出屋面的背景燈安裝等要在屋面清理之前安裝完畢。
5.4鋪好坡屋面后瓦屋脊時,梯子板在瓦面上要用草袋子墊起,上部走人、運灰、運瓦時要輕走,嚴禁猛撞。
5.5鋪好的屋面應及時勾縫應隨勾隨清潔瓦面余漿,防止瓦面污染。
5.6瓦屋面完工后,應避免屋面受物體沖擊。嚴禁任意上人或堆放物件。
5.7鋪瓦時,操作人員應避免在瓦上行走。如必須時,腳應順底瓦踩在瓦的端部,使瓦不易被踩破。鋪瓦過程中發現壞瓦,應及時剔除更換。
6、其他注意事項
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鋪瓦作業時可劃分多個操作面同時進行,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擴大工作面,縮短施工周期,決不能鋪鋪停停,這樣極容易出現“跳壟、跑壟、滾壟”以及壟背上下端“坍鼻梁”現象,而且在冬季是不能鋪瓦的,因是高空露天作業,極難做到保溫保護,應盡量避免冬季施工,以確保工程質量。
依據標準及參考文獻:
[1]《清式營造則例》梁思成著 1980
[2]《中國古建筑修繕技術》文化部文物保護科研所主編1983
[3]《中國古建筑瓦石營法》劉大可著2002
[4]《中國園林建筑施工技術》田永復著2003
[5]《古建筑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北方地區)CJJ39-91
[6]《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海的新晉網紅建筑“天安·千木”建成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2024-3-24
·廈門探索轉型新路徑政府投資項目先行先試推動智能建造技術應用
2024-3-21
·發展綠色建筑助推轉型升級中建集團以科技創新助力智能建造
2024-3-20
·全國人大代表徐勝杰代表建議扶持智慧建筑發展
2024-3-20
·各地不斷加快改造地下管網帶動地下管網技術不斷升級
2024-3-20
·重慶加快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90余款建筑機器人“大顯身手”
2024-3-18
上一篇: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調試 |
下一篇: 防止樓面裂縫的技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