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3750 次 彝族傳統裝飾構件的符號運用
彝族傳統裝飾構件的符號運用
楊慶光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昆明 650224)
引言
彝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多信仰原始宗教,圖騰崇拜是彝族文化突出的特色,自然界中樹木、山石、走獸等都是其崇拜的對象,其先民就有“人處于自然之中,是自然生命機體的一個分子,從這種直覺的原始態度導致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態度.將理性順應于自然的意識”。
彝族的圖騰崇拜來源于對自然界某些物類的超自然觀念。從狩獵和采集活動起,人類就與動植物發生了密切的關系,原始先民對動植物有著一種神秘的觀念。
彝族先民相信萬物有靈,認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草木、巨石懸崖、飛禽走獸、乃至宅門畜廄等等皆有神靈,人若求之,必有效應;人若犯之,必遭禍害。一些人與動物的神話,正反映了人類早期思想中這一千真萬確的事實。彝族的虎圖騰崇拜也大體上是這樣產生的,此外,還有黃牛、猴、獐、龍、蛇、鳥、葫蘆、青松等圖騰崇拜。
1.建筑裝飾構件
彝族原始宗教、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等宗教文化意識濃重。在建筑中裝飾樸素自然,木結構建筑注意表現結構美,墻面轉角處交錯搭結,產生韻律感。檐口和大門常是裝飾的重點,檐下作各種拱形挑枋和重柱,門楣常刻有日月鳥獸等象征,自然界靈物以及彝族特有的八卦圖案,封檐板刻有粗獷的矩形和抽象的連續圖案。屋脊中部以及兩端有簡單的起翹及起拱,屋脊和門上偶有石刻虎像。山墻的懸魚,屋檐的挑拱、垂花柱,屋內的梁坊,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頭、角、鳥獸、花草等線腳裝飾。裝飾色彩多以材料的本色體現質感美,或應用黑、紅、黃、橙、藍、綠等色彩體現純樸淡雅的美。裝飾圖案也極具濃郁的民族特色,以抽象圖案和具象題材結合。以虎、龍、El月星辰、山水花草為主要表現內容,除繪畫裝飾外還大量應用八卦圖、牛頭、葫蘆、瓦貓、虎頭面具、植物、動物等實物裝飾。
彝族傳統建筑的裝飾構件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對結構構件的加工;二是單獨外加的裝飾構件,裝飾的重點是大門人口和門扇、窗、檐口、梁柱,裝飾多為牛、羊頭、懸魚、葫蘆等圖案。
2.研究意義
現代城市的快速擴張與無序發展 使我們的設計呈現出一種浮躁與扭曲, 缺少對人們心理感受以及文化需求的關注。城市大都是千篇一律的“國際化”建筑和街道,城市空間枯燥冷漠,或是雜亂無序。同時,文化傳統的日漸消失割裂了地區原有的文脈,使許多城市產生了深深的歷史斷層,人們再難體會到自己城市的榮譽感、歸屬感以及歷史的延續感。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之下,各國已越來越有目的地、自覺地去發展帶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追求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己不再盲目地去模仿西方建筑,開始轉而探尋自己的出路。人們也希望在建筑中能更多地去體現情感和文化方面的內容.希望看到具有地方傳統與民族個性的建筑形象。彝族淵遠的歷史和頗具特色的圖騰符號構件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裝飾構件的符號運用對于創造彝族建 的個性形象,延續彝族傳統文化的特性,創建彝族城市特色具有很大的作用。
3.對彝族傳統符號構件的運用
現代建筑體量較大,造型復雜,材料選用的多樣化使得我們很難將彝族傳統的一些構件、符號直接運用于新建筑上。但我們可以通過簡化、置換、變形、模擬、抽象、重構等手法,將彝族傳統建筑中的局部、片段或是一些符號構件按照現代的審美要求,投射到城市現代建筑中,使這些嶄新的建筑帶上彝族的傳統標記。這是一種有效展現建筑的彝族個性,再現彝族傳統文化,營建彝族城市特色的手段。
3.1簡化
一些彝族的傳統符號構件復雜,如山墻面上復雜的木制山花和門楣上的絢麗彩繪等。把這些傳統的裝飾拿來直接運用既無多少意義又耗工費時,我們可進行簡化,不借其形而取其意,在一些重點裝飾部位借助實際構造或材料來突出,這樣既延續了傳統的做法,又與現代建筑所倡導的簡潔、明朗相吻合。
3.2置換
將彝族傳統建筑上的某些特色裝飾構件經過巧妙的構思,運用到新建筑中,賦予其新的功能,可以使這些有代表性的古老構件在新建筑中重生。彝族建筑中常用的牛、羊頭構件可與照明系統的設計相結合,作為燈具的外觀,置于建筑的室內或室外,這些傳統構件的再利用,使傳統與現代之間產生了有機的溝通和對話,還常常可以取得畫龍點睛的效果。
3.3變形
將一些傳統構件進行變形(從形 式上或尺度上、或從位置上、或材料 色彩上),置于新建筑所要求的部位,不僅給新建筑增添了傳統的意味,而且使這些部位成為了整個建筑構圖的核心。如將彝族的傳統窗桶格式放大做成鑄鐵花飾嵌在玻璃幕墻上,不僅強化了人口,還使現代建筑體現出傳統的韻味。這種做法效果明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模擬
將頹建筑的局部效仿傳統建筑的一些細部或整體形象,使得新舊之間產生某種聯系,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辦法,應用也最為廣泛。彝族傳統建筑中常有一些外露的結構構架,特別在木楞房中比較常見,這些構架質樸、自然,具有和好的視覺肌理效果。如在楚雄桃源湖邊的水吧設計中將木楞房木材契接的肌理效果在水吧的墻面上中進行模擬,將現代與傳統自然結合。模擬時要注意與建筑的實際構造相結合,切不可生搬硬套,此法用的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如不經過認真的構思會導致不倫不類的結果。
3.5抽像
彝族傳統的裝飾構件多為很具象的圖案符號,如直接將牛、羊頭懸掛于檐下或山墻面上部。這樣的直接運用對于現代建筑來說既無必要也沒有過多的意義,反而使兩者之間顯得唐突與怪異。將這些傳統構件符號進行提煉、加工,使之典型化并具有更深的內涵,如桃源湖吧廊設計中對牛羊頭的抽象運用。抽象的關鍵在于合理的變形,避免抽象之后的形象晦澀難懂,令人茫然而不其解。如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對江南傳統的坡屋面作了抽象的變形處理,既體現了建筑的時代性又隱含了對江南傳統坡屋頂的美好回憶。
3.6重構
把彝族傳統符號構件中的一些不同體系,不同位置的單體符號按設計的需求有規律或隨機的加以組合,形成一個新的體系,代表某種新的含義。彝族傳統建筑中封檐板、梁坊上的圖案不僅美觀還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可將這些圖案重構組合,做成新建筑柱子上的花紋圖樣,這樣人們更易于欣賞,還在現代建筑中營造了傳統文化的氛圍。
4.結語
對彝族傳統裝飾符號的運用不是單純的仿制或疊加,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設計方法應用于現代建筑中,是現代與傳統的一個結合點。探究傳統與現代的目的并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將彝族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精粹之處通過符號運用這個載體重新體現出來,作為歷史文化的點點線索來延續地域的文脈。當然,我們是以當代的文化意識來認識這些傳統事物的,歷 史是發展的,我們不可能回到從前,因而設計師應將這些傳統的裝飾符號按照今天人們的審美情趣運用到現代建筑中,既構建已有的歷史經驗,又體現當今的時代信息。
參考文獻:
[1]云南省設計院.云南民居.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2]趙光洲,夜里斌.族地區城市形象設計理論與方法——楚雄城市形象設計實例.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l999年。
[3]程政寧,馮志成.云南風物質叢書.(新編)楚雄風物質.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陳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5]王海寧.季松.江南傳統村鎮空間要素的裝飾性及其文化內涵.武漢:華中建筑,2006/08。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尚雯瀟 尹維維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異形柱結構體系的發展與應用 |
下一篇: 遺產保護和文化傳承的主體之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