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8492 次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初探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初探
林 奕
(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據統計,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電量約占全國城鎮總耗電量的22%,每平方米耗電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l0~20倍,是歐洲、日本等發達地區國家同類建筑的1.5~2倍,做好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監管體系建設,對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1.國家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的政策法規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以下簡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是為了實現“十一五”建筑節能規劃目標,解決日益突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問題,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及《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建發[2007]1號)等相關法律規章制定的。2007年建設部出臺了《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及《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為建設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提供了具體的指導方針和操作方案,2008年國家相繼出臺《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為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
2.建設國家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的目標內容和框架
2.1節能監管的目標
建設建筑節能監管體系是以提高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為目的,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管理手段,完善節能管理體系,培育和規范建筑節能體系,形成政府監管、市場引導的發展模式,爭取“十一五”期末,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總能耗下降20%,節約l l00—1 500萬t標準煤。
2.2節能監管的內容和框架
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包含了“能耗實測監測、能源審計、能效公示、用能定額和超額加價”等內容,其目的是通過可靠的技術手段及時采集分析能耗數據,實現對重點城市、重點建筑的實時動態監測;對能耗統計、能源審計等基本信息實現全國聯網,并通過詳細的能耗統計分析,選取各類型建筑中的部分高能耗建筑或部分低能耗建筑進行能源審計,并在政府和網站以及本地主流媒體對能耗統計和審計結果進行公示,進一步研究能耗定額標準與用能系統運行標準,逐步建立起定額加價制度,這就是通過必要的監測、監管并結合市場化制度,最終實現降低能耗20%的目標。
3.國家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的技術體系
3.1能耗監測
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建立全省、全國聯網的能耗監測平臺,對重點建筑能耗進行實時監測。
3.2能耗統計、能源審計
通過能耗統計掌握公共建筑能耗的基本情況,并從中選取高能耗或低能耗標桿建筑進行能源審計,并對能耗統計、能源審計等基本信息實現全省、全國聯網,進行匯總分析。
3.3制定能耗定額
根據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標識的服務匯總分析,制定適合于各個地區的用能定額,并制訂超定額加價制度。
3.4能耗咨詢診斷
通過經濟、法律、行政和技術手段,引導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管理部門及大型公共建筑的業主自覺進行運行節能和改造技術咨詢和診斷,挖掘節能改造潛力和確定技術方案。
3.5合同能源管理及節能服務
利用市場手段,在經濟合理,確保投資回收期的情況進行市場化建筑節能管理,培育和發展合同能源管理及節能服務行業。
監管體系涵蓋了現代電子及網絡技術、統計、審計技術以及建筑學、建筑環境、建筑物理、建筑設備、暖通和空調、建筑智能化等大部分建筑類專業技術,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技術體系和系統工程。建設部為推行建筑能耗監管體系做了大量工作,出臺了多項技術守則和技術文件。各個地區部門在此基礎上也出臺了相應的實施細則。主要有《民用建筑能耗統計報表制度(試行)》、《建筑能耗數據采集標準》、《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導則》、《能效標識技術導則》、《建筑能耗監測五個技術導則》等,這些導則的出臺為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持和依據,并在建設過程中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形成國家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4.浙江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進展和存在的困難、問題
浙江省被建設部列為國家能耗監測23個示范省市之一,從2007年開始在省建設廳組織領導下為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啟動了25個國家級能耗監測示范項目,批準成立了兩個能耗監測服務中心,示范項目涵蓋了10個省級機關辦公建筑,l0個大型賓館和5個高校建筑,目前已完成大部分項目的實施。其次確定了30個省級能耗監管示范項目,此項工作在全國范圍也屬前列。第三起草了《浙江省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并征求意見,擬以省政府令的形式發布。第四以浙江省建筑節能中心為平臺。以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為技術支撐單位,完成了《浙江省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技術方案和浙江省數據中心建設方案》《浙江省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及能源審計試點實施方案》的論證,以25個示范項目作為統計、審計試點,于2008年底完成數據中心建設。在積累經驗基礎上計劃于2009年開始逐步推廣實施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監測,在適當的時候施行能效公示。第五以省級機關辦公大樓和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辦公大樓作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示范,研究和探索建筑節能改造的集成技術和經濟性、可行性。目前浙江省建科院辦公大樓既有節能改造已于2008年5月完成外圍護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中央空調改造。將于年底完成,改造過程中進行了多項技術研究,涵蓋了建筑物理、暖通空調、結構地基、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實踐經驗,具備較高的推廣價值。
浙江省節能監管體系的建設尚存在許多困難和障礙。首先是有一些管理公共機構的部門甚至于包括少數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節,能監管體系的重要性的意義認識不足,尚處于被動應付和完成任務狀態;其次是監管責任不明確。國家機關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權復雜,涉及到經貿委、建設廳機關事務管理局、旅游局、衛生部門、教育部門等多個行政機關和領域,在具體推動時,尚缺乏相應配套政策和總攬協調部門;其三是配套技術和手段尚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索;其四,相應市場化政策的制訂有所滯后,尚缺乏相關的激勵機制。為加快浙江省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的建設,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著重宣傳監管體系建設的重要性、經濟性和可行性。
(2)加快制度建設,提高政策層面,出臺與國家政策配套的省級地方性法規、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3)明確責任部門,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落實責任制和工作目標考核。
(4)加快能耗定額標準與用能系統運行標準的研究進程,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促進超定額加價制度的實施。
(5)進一步完善技術手段,制訂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以市場化推動技術進步。
(6)加大建筑節能服務市場培育及運用金融稅收財政杠桿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工程的推廣,使建筑所有者和業主逐漸從政策推動到自愿進行節能管理咨詢、診斷和改造,自覺提高建筑節能運行管理水平。
5.結 語
節能減排是國策,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屬于世界首創,在建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和配套技術,加強宣傳推廣,制訂相關經濟政策和激勵機制,加大政策執行力度,節能監管體系必將為我國的建筑節能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對建筑行業的轉型和產業升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尚雯瀟 尹維維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淺談生態建筑中的自然通風與節能 |
下一篇: 論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 |